Money錢電子報
 |
 |
 |
 |
台股上沖下洗 小股民何去何從? 讓你的錢24小時都在賺-Part2 |
 |
編輯部《Money錢》 |
適時停利停損 確保投資績效
停利停損主要是協助我們發現趨勢改變,並且保全資產,專注在「跌破」什麼價位時出場。因為多空環境可能已經反轉;而賺多少就出場,也有可能錯過多頭。綜合使用「移動停利(損)」的方式,不隨便出脫獲利,順著行情的推升而不斷變更停利停損點,就能賺取最大的波段利益。
「停利」意味停止獲利,「停損」就是停止損失。如何執行,牽涉到投資人的經驗及判斷能力。道理說來簡單,但是實際執行起來,卻是困難重重,原因在於違反人性,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執行力,因此我會強調訂定停利、停損點的機制,以確保投資成果不受影響,幫助自己立於不敗之地。
ETF是海外投資不可欠缺的工具,目前全球檔數已經有7,553檔,加上費用低廉和成分股透明的優點,一檔VT就可以投資全球股市,而且不用擔心有些較特殊領域,國內沒有引進相關的基金,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風格、區域、標的,如以色列、區塊鏈、美元指數等,達到希望的資產配置,對投資人來說相當便利。
由於ETF追蹤指數,而指數包含了各個產業,由專業公司編纂的指數,的確為了解一個市場產業分布特性最簡便的方式。台股欠缺指標性企業,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海外市場,會有不同的看法,就等著有心的投資人前往尋寶。
借力使力 跟著大咖找標的
海外投資,選股有如大海撈針,要避免事倍功半,最好的方式就是「借力使力」,也就是借助專業法人機構投資研究的能力,追蹤投信發行的基金動向,縮短自己的研究時間,是最省時又省力的方式。
在這些年的海外投資過程中發現,一般投資人即使有興趣,也可能因為中文的相關資訊缺乏,因此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;再者,即使已經有了便利的「Google翻譯」減少語文障礙,但是迎面而來的海量資訊,如何消化運用,找到公開、免費又有用的資訊,是個大哉問。
要如何24小時都在賺錢?這是每個人的夢想,但是這怎麼可能?說起來不容易,但其實只要「讓錢去賺錢,而且在不同地方賺錢」,就能達成目標。人要休息,錢卻能不眠不休;人有時間地域的限制,資金卻是無國界。只要善用海外投資機會,就能繞著地球賺!
【全文未完,更多精采內容請看:《Money錢》NO.137 2019年2月號】
|
|
掌握暫停升息、熊市反彈的契機 |
 |
邱沁宜《Money錢》 |
前幾個月提醒大家景氣高峰、股市高點可能已過去,而從近期看來,的確產生這樣的現象。所謂的熊市,一般市場定義,只要從高檔下滑超過2成就算是熊市,以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來說,大陸滬深300指數從高檔跌3成,早已進入熊市;香港恆生跌22%,剛進入熊市;德國DAX與美國S&P 500跌19%,接近熊市;日本、台灣、美國Nasdaq與道瓊則是跌12%~15%,還沒有到熊市。
就心理面來說,跌幅10%~20%左右對投資大眾是最煎熬的時候,通常他們會先怪自己為何不早點出脫,當不得不接受事實後,再來開始期待行情是否會反轉向上,當然,大家的心裡都是想,最好可以解套。
我不會說大家想太多,這樣的機會不是沒有,只是目前看起來,掌握契機的鑰匙是在美國聯準會官員的手中。
現在的行情雖然不是他們直接造成的,但是資金成本的持續上揚,卻也影響了近期市場的動盪。因此,解鈴還須繫鈴人,要看看他們到底何時會把升息這個緊箍咒解除。
從現在的情況來看,暫緩升息的機會最有可能是在今年第1季末到第2季的時候。那時聯準會升息的幅度已經足夠預防通貨膨脹的發生,若再加上中美貿易談判也順利的話,全球股市或許在第1季末到第2季有個反彈的契機。
根據過去的統計,通常在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的初期,各金融資產包括股票指數、新興市場債、投資等級債等都會有約5%~10%的反彈,此時將是股債齊揚欣欣向榮的機會。不過投資人也需要留意,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,也代表對於景氣的持續擴張開始產生疑慮,這段期間也是投資人應該順勢出脫,汰弱留強的時候。
另外,台灣投資人也應該揚棄以往把基金當作明牌股票的操作方式,在全球景氣處於中後段的時候,開始要以資產配置的方式管理金融資產。除了投資個股與股票基金外,在景氣末端最有可能受惠的已開發國家公債類,與投資等級債券類別基金,建議務必配置2~3成以上,它可以平衡你資產中與股市相關的風險,萬一景氣好轉時,又不會完全吃掉你股票基金的報酬。
【全文未完,更多精采內容請看:《Money錢》NO.137 2019年2月號】 |
|
|
|
 |
 |
|
|
|
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「聯合線上公司」或授權「聯合線上公司」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,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。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,請【聯絡我們】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