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電規劃以「先建後拆」方式在高雄興達電廠新增三部燃氣機組,並逐步讓舊燃煤、燃氣機組除役。環保署專案小組昨(19)日第三次初審,環委要求台電必須具體評估替代方案「先拆後建」的可能性,以及說明除役與新增機組的空汙管控機制,補件後再審。
台電認為,若先拆後建的話,要先花時間拆除,拆後須重新環評,估計要七、八年,將會產生供電缺口。台電估計,2021年時備用容量會降到10.5%、2024年降到10%以下;換言之,因備用容量大幅下降,缺電風險就升高。
<!–@IMAGE_5946594_RIGHT_0@–>環評初審會議原則以三次為限,不過,會議主持人、環委劉希平表示,若讓此案進入二階環評,時間會再拖延下去,空汙爭議恐怕更大;若是讓此案進環評大會,許多關切問題未釐清,到了大會問題會更多。
因此專案小組決議再給一次機會,希望第四次初審會議中,台電能釐清所有問題。
台電報告指出,為回應民眾訴求,將提前燃煤機組除役時程。舊燃煤機組一、二號機,原規劃2024年除役,將提前到2023年;三、四號燃煤機組原規劃2027年除役,現分別提前至2025年、2026年。
此外,台電展現誠意,精簡用地,實質規劃用地35.5公頃,僅占27%;除原來永安溼地、保育緩衝區合計56.25公頃外,再新增14公頃臨時設施及減碳用地,此外還有滯洪池、保育區。
台電表示,此次新增三部燃氣複循環機組,總裝置容量約390萬瓩以下,加上大林、嘉惠等電廠,裝置容量新增約600萬瓩。
而除役部分,興達電廠規畫四部舊燃煤機組、五部舊燃氣機組除役,加上大林、核三、麥寮等電廠除役機組,共除役764萬瓩裝置容量,與新增容量雖尚有164萬瓩差距,但預計仍可達到備用容量率15%目標。
昨天環評會議至少20位登記發言,但在地居民與環保團體意見相當分歧。在地居民表示,政府努力拚經濟,環團應該正視地方需求,不要阻礙地方發展。環團則強調,高雄空汙嚴重,無法忍受燃煤機組再燒五年,要求興達燃煤一、二號機今年底就除役;環團估算,即便今年除役,明年全台仍有12.5%以上備用容量率,供電無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