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三星這一爆 17億美元沒了 |
編譯鍾詠翔/綜合外電/經濟日報 |
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傳出多起電池起火事件後,決定全球召修,分析師預估,三星召修250萬支Note 7的成本可能多達10億美元,下半年營業利益也可能因此減少逾7億美元。
彭博資訊報導,瑞士信貸、大信證券及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等機構預測,三星召修Note 7的成本上看10億美元。三星行動部門總裁高東真上周被問到召修對三星財務影響時,只說這是令人「心痛」的數字。
三星證券分析師黃明順(音譯)認為,三星召修與換機計畫成本約1,200億韓元,三星下半年營利可能減少8,200億韓元(7.38億美元)。
|
|
 |
網友爆「包子調薪」!猜猜是哪家科技廠加薪 |
記者曾宛琳╱即時報導/經濟日報 |
從去年第2季開始,面板報價一路走跌,但今年第2季開始,面板報價持續漲不停,廠商釋出訂單皆滿、產能滿載到第4季的消息,面板廠盼到許久不見的春燕後,在公司內部也陸續啟動調薪。
昨日有網友在論壇上發文,標題為「包子今天調薪」,內容提及自己加薪的幅度,外界可能無法了解「包子」是哪家公司,但若以科技產業的外號來說,原因在於與群創(3481)合併的奇美曾賣過包子商品,群創在科技業的綽號才被稱作「包子」,根據網友的留言當中可以發現,有員工加薪幅度約落在3至4.5%之間。
群創今日早上對此回應,公司在每年8月調薪,而人才是維持群創優勢的重要資產,群創持續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,公司將視部門績效與個人表現予以調薪,並沒有平均加薪幅度而言。
至於另外一家面板大廠友達(2409),則是員工保障全年14個月的薪水,其中,端午、中秋各發半個月薪水,年終一個月;除了這些基本的薪資條件,友達之前表示,也依據公司營運績效,對員工發放績效獎金,固定調薪部分,則是落在每年4月來會進行,但會視市場薪酬狀況與公司營運表現而定。
面板廠今年營運可望逐季增長,而在報價全面看漲至少到10月初的基本面轉好的利多加持下,春燕回歸,外界認為面板廠員工在2017年加薪幅度可望能比今年來得更好一些。 |
 |
 |
|
HDMI+Type C新規格 月底上路 |
記者劉怡妤╱台北報導/聯合晚報 |
HDMI協會今日舉行新規格產品發表會,提出連結HDMI與USB Type C的解決方案,由於該二大連接器規格為現今最常使用的產品,HDMI連結Type C連接器將使得消費者可以單一纜線傳輸未壓縮的高解析度、4K影像視訊與多聲道環場音訊。
隨著消費市場走向高解析度與影像為重的趨勢,促使提供高解析影音傳輸的HDMI規格成為影像傳輸主流,據統計,目前全球搭載HDMI傳輸規格的裝置出貨量將近60億台,全球1,600家製造商生產裝置導入HDMI連接功能;隨著USB Type C將成為連接器主要規格產品,HDMI協會推出連結兩大規格的新產品。
HDMI協會表示,新規格預計9月底上路,受惠目前高解析度、4K電視均配備HDMI埠,而消費性電子產品如行動裝置、NB等將走向Type C傳輸,為提供消費者能連結個人裝置至電視等顯示器,因此提出連結兩大規格的連接器。
據統計,預計至2019年全球搭載Type C裝置將達20億台,而平面顯示器搭載HDMI功能的產品將達2.63億台,裝置間的連接控制與隨插即用,促使HDMI協會推動連結Type C規格連接器線,且協助訊源製造商可透過Type C的HDMI替代模式,充分運用原生HDMI。
|
 |
 |
|
面板報價漲到10月 雙虎業績進補 |
記者周克威╱即時報導/經濟日報 |
受三星關閉七代廠在即,三星積極備貨,中尺寸面板本月漲幅大於8月下,法人機構指出,面板產業受惠於三星L7關廠效應,預計本波TV面板報價漲勢可望延續至9~10月。
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指出,三星的L7關廠效應,相關備貨需求使得9月40~43吋面板價格將大漲超過10美元,9月漲幅將超過8月表現,而55吋及65吋也有5美元漲幅,使得第3季群創及友達獲利將達到高峰。
此外,IHS並表示此波報價漲勢,除三星關閉L7線帶來40吋一年減少1,200萬片供給因素外,京東方大幅調漲32吋面板價格,也是同步激勵其他尺寸因素之一,因此維持預期TV報價漲勢可望延續至9~10月。
分析師指出,今年下半年受惠於節慶備貨及買方市場延續,TV面板報價漲勢持續強勁,大尺寸面板廠群創及友達獲利可望受惠,預估其今年每股獲利(EPS)分別為-0.96元及0.05元,投資建議為買進。
不過,長線看面板產業,明年下半年中國將有三座八代TFT LCD新廠完工,且京東方G10.5及華星光G11等產能將於2018年下半年末陸續開出,韓廠三星及日廠Panasonic僅是提前調整LCD大尺吋產能因應,如同在下一波產能海嘯前減少衝擊。
台灣面板廠短期營運雖受惠報價回升使得虧損逐季縮小至轉盈,但產業逐年獲利性仍將隨報價長期下滑及OLED侵蝕LCD市占,影響台灣LCD產業走向利基型發展,因此對於台灣面板產業長期看法維持中立。 |
 |
 |
|
IC設計靚 信驊衝高 |
記者謝佳雯/台北報導/經濟日報 |
IC設計廠8月營收報喜,信驊(5274)創新高;偉詮電、瑞昱為歷史次高;義隆則攀上26個月來高點,該公司認為,本季業績有望優於預期。
信驊受惠於客戶端拉貨力道轉強,8月營收一舉拉高至1.32億元,月增15.4%,年增率達四成,再寫單月新高。
信驊累計今年前八個月營收為8.34億元,年增三成。
由於信驊9月將開始認列併購博通(Broadcom)旗下Emulex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產品線,法人預期,信驊9月營收有機會再攻高,第3季營收也將改寫新猷。
雖然第3季PC客戶提貨力道成長有限,不過,瑞昱受惠於大陸寬頻網路標案在本季恢復招標,加上電視產品線需求也不錯,8月營收拉高到34.6億元,月增近一成,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三成,創歷史次高。
就9月來看,瑞昱在手訂單仍維持高水位,法人預估,該公司本月營收還是會在相對高水準,第3季營收將挑戰100億元大關,續優於上季的98.47億元,再寫單季新高,第4季業績則會自高峰緩降。
消費性IC廠偉詮電迎接旺季,加上旗下USB-PD控制晶片順利打入手機充電器市場,8月營收超過2億元,月增4.9%,年成長率也有三成,為歷史次高。法人預期,該公司第3季營收可望季增約兩成。
觸控晶片廠義隆8月合併營收6.92億元,創下近26個月以來新高,月增15.2%,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三成,連續四個月月增率和年增率都呈現成長。
義隆前八月合併營收為42.45億元,年減0.21%,累計營收的年減率正逐步收斂中。
|
|
 |
宏達電攜UA 兩新品連發 |
記者何佩儒/台北報導/經濟日報 |
宏達電(2498)昨(5)日公布,與運動品Under Armour(UA)合作開發的運動手環UA Band以及心跳監測系統UA Heart Rate將在台開賣,加上多款中階手機將陸續開賣,以及持續促銷虛擬實境產品Vive,有助衝刺第3季營收。
宏達電年初即在賭城的消費性電子展(CES)宣布與UA推出健康組合Health Box,即包括運動手環、心跳監測系統以及智慧體重計,目前主要在美國銷售,由於市場反應不錯,因此也將在台開賣。首先在今(6)日登場的將是運動手環UA Band,UA Heart Rate則稍後於9月底開始限量銷售。
宏達電北亞區總經理董俊良表示,UA Band及UA Heart Rate全方位智慧連結健身管理系統,不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想強化健康管理的運動愛好者、及重視健康想提升身體機能的大眾,UA Band及UA Heart Rate將可提供最完整資訊。另外還可結合運動科技社群平台UA Record。
|
合勤品牌再造 攻商用網通 |
記者黃晶琳/台北報導/經濟日報 |
合勤控(3704)旗下品牌公司合勤科技昨(5)日宣布啟動品牌再造,以新品牌精神「網路連接 與你聯盟」打造以客為本、創新唯先的企業文化,建構整體網路產品解決方案,強打商用網通及營運商市場。
合勤科技創立27年,全球有1,500位員工,服務遍及全球150個國家及地區,已經賣出1億台設備連結全球家庭用戶,累積70萬冠企業採用商用解決方案。
合勤科技總經理楊國榮表示,過去27年面對許多挑戰,使合勤不斷成長,更連續13年入榜「台灣20大國際品牌」。此次品牌再造以「網路連接,與你聯盟」為品牌精神,要更了解用戶、提供更全方位的解決方案,使其感受合勤的存在來自於優良連網體驗。
合勤科技表示,品牌再造要以「用戶痛點」為「創新原點」的企業文化,成為用戶強而有力的夥伴,未來將從「提供產品的公司」轉型為「提供網路解決方案的公司」。
合勤品牌再造,除內部文化重塑,也展現全新的品牌識別系統。品牌Logo從傳統方正的字體,轉變為年輕、親近用戶的設計風格,中間的「X」象徵合勤透過有線與無線的連接,幫助用戶與世界連結。
合勤科技表示,面對各種連網需求,合勤主打全方位網路解決方案,近年推出的One Network、One Connect等,都是以用戶角度出發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|
當心! 台灣也傳出Note7災情 |
記者何佩儒、編譯林昀嫻/綜合報導/經濟日報 |
台灣昨(5)日驚傳首宗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。有網友上傳新購入的Note 7爆炸照片,指稱該新機在並未連結電源充電下,突然爆炸。台灣三星對此表示,正積極與該消費者聯繫,以了解實際狀況。
三星已宣布全球Note 7召回計畫。為不讓這次事故影響用戶意願,三星將提供25美元優惠,給繼續使用S7或Note 7用戶。
業界人士研判,若該名自稱Note 7新機無故爆炸的台灣網友,經三星評估屬手機缺陷所致,應該也可以獲得相關優惠。
|
|
 |
|
|
|
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「聯合線上公司」或授權「聯合線上公司」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,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。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,請【聯絡我們】。 |
|